English

遭遇剽窃

1999-01-20 来源:中华读书报 伍立杨 我有话说

伍某不才,业余卖文。文章虽系小品补白,学力又仅中材下驷,然把笔之际,究竟注以心血不敢稍有造次。不料数年来给种种文抄公盯上,猛吸狂吞,终不放过。1995年以来,二、三千字的多篇文章就被数人原封不动抄在《中国财经报》、《雨花》、《太原晚报》、《金融时报》……公开亮相,追究起来,虽然麻烦,终得报刊配合,妥善解决,原因是这些文抄公——从二十二岁的大学生到七十余岁的老编辑——都是整篇一字不落而抄袭之,铁证如山,不容狡辩。

岂料有更隐蔽狡猾的剽窃者,不幸又与之遭遇。这就是1998年12月24日《羊城晚报》“书趣”专版署名刘绪义所写《给李敖的逆耳之言》一文,把本人研究成果——《李敖谈鲁迅》稍加改换,即作为他的“作品”枝干。且在文中对李敖一通乱骂,生拉活扯更把李敖与鲁迅置之一处,得出李敖“不敢对面鲁迅”的荒谬结论。

我所作《李敖谈鲁迅》系五年前写就,已收入四年前出版的文集《梦痕烟雨》中,后经修订,在1998年8月14日《中国经济时报》读书版刊出。

为清楚起见,下面将关键句、段加以对照——

一、原文:“生于1935年的李敖是身居台湾的中国文坛之一代奇才”。

二、刘文:“身居台湾的文坛奇才李敖。”

三、原文:“李敖文章……谈及世界史上名人总在千数以上,然而,令人诧异的是他不大提及鲁迅先生。”

四、刘文:“从李敖论及中外世界史上的成百上千的名人当中,令人诧异的是李敖不大提及鲁迅。”

五、原文:“其实,在他(李敖)的文章中,也数度涉及鲁迅先生”。

六、刘文:“我们只能见到有限的几处提到鲁迅。”

七、原文:“1971年李敖入狱后,在牢中遇到一个判了死刑的下级军官……李敖说他‘无知无识,但其遇也哀,一如鲁迅笔下的阿Q。’(《自传》人文版197页)”

八、刘文:“一是李敖《自传》中说他“无知无识,但其遇也哀,一如鲁迅笔下的阿Q。”

九、原文:“另一次是在回忆他的老师严侨(严复的孙子)的文章中,李敖写道:“严侨望着那三个小毛头,忽然冒出周岂明的哥哥的那么两句:横眉冷对千夫指,俯首甘为孺子牛。岂明即是周作人,他的哥哥,便是鲁迅。”

十、刘文:“一是在回忆老师严桥(这里他抄错一字)的文章中,提到严桥(又抄错)望着那三个小毛头,忽然冒出周岂明(指周作人)的哥哥的那么两句:横眉冷对千夫指,俯首甘为孺子牛。”

十一、原文:“李敖在回忆他父亲的文章中,也提到了鲁迅,他的父亲是胡适在北大的学生,后来谈过几则北大时期的轶事:一是‘关于鲁迅上课情形的。鲁迅上课,把讲义一丢,态度倨傲已极。’揣摩其记述,似有所倾倒。还有一次,是给他女朋友的情书中,引一个军界老辈的话,这老军人平生佩服三个人的文章:‘陈独秀的气势,胡适的明畅,鲁迅的锋利。’李敖则认为自己的文章兼有三种长处。”

十二、刘文:“一是回忆他父亲谈鲁迅上课情形:鲁迅上课,把讲义一丢,态度倨傲已极。再一是李敖自己认为他的文章兼有三种长处:陈独秀的气势,胡适的明畅,鲁迅的锋利。”

通过上述对照,可见剽窃者的鬼鬼祟祟,但处处原形毕露。其中他有自作聪明的地方,适自暴其丑,如七、八两条,原文是说死刑犯像阿Q,剽窃者更活生生插到李敖本人头上!张冠李戴,真是可恶。本人归纳总结李敖谈鲁迅,全篇尚有多处学理分析。几条证据,是翻破二十余本李敖单行本文选、日记等才找到的,而刘绪义自称根据大陆出版的《李敖文集》,真是胡扯,海峡两岸所出均为李敖单行本,哪有什么叫“李敖文集”的书?内地吉林某出版社出过李敖四卷选本,但其中找不全这几条证据,可见刘某撒谎成性。此外,刘文一会儿认为李敖的“骂”“切中肯綮,于情于理令人信服”,一会儿又说这“对实现祖国统一来说显得多么贫血”……种种谵言妄语、荒诞不经的瞎扯所在多有,就不去说他了。

刘绪义的行为损害了原作者的著作权,也欺骗了原发报纸及羊城晚报的编辑,有损报纸清名,希望他管住这种扒手习惯,切记“手莫伸,伸手必被捉!”

[值班总编推荐]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

[值班总编推荐]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

[值班总编推荐]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...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